更多
推薦資訊
-
2017-7-17建議降低天然橡膠進口關稅
-
2017-7-17建議完善和加強輪胎產品標準
-
2017-7-17橡膠及輪胎市場行情何時“平衡”
-
2017-7-17輪胎安全周:為你解讀中國輪胎標簽
熱點聚焦
2016年9月份開始,橡膠市場突然逆轉,需求大增價格一路上漲,但近期價格又大幅回調;輪胎在面臨美國“雙反”的形勢下,開工率反而走高,去年底各公司紛紛提價,至今漲勢不減。這輪行情緣何形成,漲勢還能持續多久?在3月份舉辦的“第十二屆中國橡膠年會”上,行業人士進行了詳細分析,上下游人士均預測,未來天然膠價格應該出現各方進入良性運行、相對穩定的局面。
橡膠及輪胎需求緣何大增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認為,有五大原因引發國內橡膠需求大增。
一是國內重卡市場好轉帶動配套輪胎市場成倍增長。去年,國家有關部門開展了治超限載專項行動,時間從2016年8月18日開始至2017年8月31日結束。此次政策性干預,導致大量重卡汽車迎來替換需求。2016年國內重卡銷量增幅同比(下同)達30%,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三季度后半段以后。今年1月重卡銷量增幅達122%,2月達152%。重卡銷量的增長,拉動配套輪胎市場成倍增長。
二是替換輪胎市場銷量大增。隨著天然膠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,各輪胎企業也紛紛提價,輪胎經銷商、零售商及用戶在“買漲不買跌”的正常邏輯下,進貨購買動力高漲,這一時間段替換輪胎市場單月銷售量至少增長20%。
三是卡客車輪胎出口量增長。美國去年初對中國卡客車輪胎發起“雙反”調查,一般情況下中國輪胎出口量應大幅下降。但去年的情況恰恰相反,中國出口美國的卡客車輪胎出現了兩個時間段的高潮,第一段是從發起調查到初裁成立,第二段是初裁有效期結束到終裁之間的“窗口期”。
四是合成膠價格高企導致企業調整配方加大天然膠用量。由于合成膠重要原料丁二烯緊缺,合成膠價格高企,與天然膠價格逆轉,輪胎及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紛紛調整配方,加大天然膠用量。這一現象在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更為普遍,替代的比例也更大。
五是共享單車風靡全國,自行車輪胎“成倍增長”。共享單車的神奇擴張,引發自行車行業復蘇,對自行車輪胎需求的增長超出想象。
沈金榮分析,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,上述5項因素就給中國天然膠市場分別帶來了5萬噸、20萬噸、3萬噸、30萬噸和數千噸量級的增量,從9月份起,中國天然膠消耗總增量預計在60萬噸以上。
詩董橡膠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李世強介紹,中國是世界上較大的天然膠消費國,占比達38.5%。2016年中國天然膠消費超出預期,保守估計消費500萬噸,增長7%,國內庫存被大幅消化。此外,乳膠制品需求也保持旺盛,主要在居家方面,應該有10萬噸的需求增量。
沈金榮表示,中國需求的突然增加,天然膠供應總體還能滿足需求,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產地存量和社會存量。泰國政府前期拍賣的20萬噸儲備膠間接維持了這種平衡,其3月14日宣布的12萬噸儲備膠續拍也會增加這種對總量平衡的支持作用。
李世強同時認為,2016年東南亞地區天然膠消費表現同樣亮眼。泰國、印度尼西亞、越南等近年天然膠消費快速增長,其經濟的發展及特殊的地理位置,使各國輪胎廠紛紛前往投資設廠,令東南亞成為新興的橡膠下游加工業基地。
橡膠及輪胎產需是否匹配
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測算,2016年全國輪胎總產量約6.10億條,增長7.9%。其中,全鋼胎1.21億條,增長10%;半鋼胎4.44億條,增長9.6%;斜膠胎0.45億條,下降10%;子午化率92.6%。2016年上半年行業銷售收入降幅較大,但到9月份由負轉正,實現全年增長4.43%。
沈金榮介紹,今年1月,協會統計企業全鋼胎產量增長6.62%。“需要說明的是,今年1月28日是春節,按慣例多數企業會在春節前后三四天放假,所以1月份的實際工作日減少20%左右,卻仍然得到了6.62%的增長,推算單日產量增長20%以上。2月份據不完全統計,行業產量增幅仍在20%以上。進入3月份,替換輪胎市場旺盛的局面并沒有減弱,仍然處在亢奮環境中。”
在天然膠進口方面,1月份雖然減少了5~6個工作日,但中國天然膠進口仍然有2.39%的增量。
李世強介紹說,2016年全球天然膠種植面積仍小幅增加,但主產國膠園的單產出現了明顯下滑,主要原因就是割膠工人短缺及膠農對膠園的維護投入不足,勞動力流向其他領域,這種情況在未來10年恐怕會越來越嚴重。此外,作為農產品,天氣異常會對產膠形成干擾。2016年泰國出現嚴重的大洪水,影響了割膠時間,影響產量約在30萬~35萬噸,而2017年的天氣目前誰也說不準。
根據ANPRC的產量統計,2016年泰國產量418.5萬噸,降低6.4%;2017年預計增長4.7%。ANPRC成員國2016年天然膠產量下降2.5%,2017年預計增長4%。2016年,全球天然膠消費達到1265萬噸,增長4.1%;但供應量降低了0.6%,為1220萬噸;全球天然膠缺口是45萬噸。
橡膠及輪胎價格大漲成因
自去年年底以來,各輪胎廠家紛紛調高輪胎價格,即使近期天然膠價格轉跌,仍然擋不住輪胎企業的調價步伐。分析原因,首先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。除了天然膠、合成膠價格大幅上漲外,非橡膠類原材料炭黑、橡膠助劑、骨架材料等價格漲幅有的甚至超過了橡膠,,大大超過了過去經濟增長期的漲價幅度,推動了輪胎價格上漲。沈金榮表示,“原材料的漲價不停,輪胎企業的漲價也不會停,否則沒有辦法轉移成本。”據了解,經過幾個月的快速上升,輪胎價格整體漲幅已達30%以上,但許多企業反映,與原材料價格漲幅相比,仍有很大差距。
其次,近年來,企業環保成本、勞動力成本大大提升,社會和市場都需要提高產品檔次,綠色產品、智能生產投入加大,這些也加大了輪胎企業的成本壓力。再次,旺盛的市場需求支撐了輪胎價格。或許正是由于這些因素,近一個月來,雖然橡膠價格已經急轉直下,但輪胎價格仍在步步升高。
天然膠價格方面,業內認為,漲價一方面由于需求增長,另一方面由于資本炒作。
李世強認為,天然膠價格不僅由供需決定,更多的是由資本決定的。例如,2016年全球天然膠產量1220萬噸,而滬膠全年雙邊成交量為9.7億噸,成交額是12萬億元。這其中,實際的天然膠使用用戶占比恐怕不足5%,說明資本市場上95%的非橡膠資金在左右橡膠價格。因此僅僅依據橡膠供需情況來判斷價格是遠遠不夠的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2月份中國贏得了美國“雙反”的官司,在原本重大利好消息的情況下,當天橡膠價格卻沒有出現大幅上漲。
因此,李世強分析,天然膠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,除了下游需求明顯改善外,還有個原因就是大量資金進入了橡膠圈。目前從下游需求看,除了現實的生產需求外,還有資本市場衍生出來的預期需求、投機需求、資本需求、避險需求等。資本市場的情緒波動非常大,在過去3年,滬膠出現了十幾次膠價當日漲跌幅度在1300元左右,這是供需層面無法解釋的。
此外,沈金榮還提出,此次天然膠漲價與合成膠漲價有直接的關系,而且關聯度比較大。由于丁二烯緊缺帶來的合成膠價格堅挺可能會維持較長時間。這是由于乙烯輕質化路線的確立改變了丁二烯的供求關系,為此丁二烯價格的“天花板”是非石腦油制備丁二烯路線的成本,這要比石腦油路線的成本高很多。
橡膠及輪胎市場行情何時“平衡”
李世強認為,橡膠價格在2015年突破9700元/噸以后,就基本探底了。現在膠價處于回歸途中,應該達到上中下游利益實現再平衡才行。對比滬銅價格,可以發現滬銅交割標的為市場主要流通品種,現貨參與者眾,市場平穩運行;而滬膠交割品與消費市場脫節,充斥投機,價格暴漲暴跌。未來天然膠價格應該經歷3個階段后趨向正常:即產業穩發展階段,價值再平衡階段及市場去投機階段。
- 上一個:建議完善和加強輪胎產品標準
- 下一個:輪胎安全周:為你解讀中國輪胎標簽